網絡安全問題引起關注 中美談判旨在增強戰略互信
《紐約時報》19日的頭版文章稱,“美國與中國正磋商歷史上首部‘網絡軍控協議’”。在報道中還不忘指責中國的黑客攻擊,“協議的第一個版本至少沒有涵蓋黑客大規模竊取知識產權和美國聯邦政府雇員信息的情況”。報道引用一名未透露姓名、正在與中國進行談判的官員的話稱,期望任何談判的結果去直接解決來自中國的網絡攻擊這一最急迫的問題,似乎不大可能;目前也不清楚規則中是否禁止去年出現的攻擊索尼電影公司那類活動。
不過,美國國家情報局總監克拉珀近日表示,針對中國黑客的指控并不構成“攻擊”,而是一種“情報采集”,并稱“這事美國也一直在做”。
《紐約時報》的文章引起國際媒體關注。美國“商業知情者”網站20日報道說,他們就此事向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求證,但沒有得到回應。路透社等媒體引述三名美國網絡安全企業高管的話說,在習近平訪美之前,“中國黑客對美國策動的攻擊近日明顯下降”。分析認為,這與兩國正在進行的網絡安全談判緊密相關。以指責“解放軍黑客攻擊”和“朝鮮攻擊索尼影業”出名的美國互聯網安全公司曼迪安特創辦人曼迪亞表示,他相信中美兩國能在未來幾年內就解決黑客攻擊問題達成共識。
報道稱,奧巴馬政府內部已經將這一在網絡空間領域的協議和1963年肯尼迪政府和蘇聯簽訂的第一份核武器條約(《部分核禁試條約》)相類比,“雖然這份條約當時并沒能阻止核武器的發展和地下核試驗,但和這份條約一樣,奧巴馬政府的這份協議可能也將成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在防止網絡武器濫用方面做出的首次努力”。
“實際上網絡攻擊可以被比作當今世界的核武器,搞得不好,危害可能比核武器還大。因為整個人類社會越來越依賴網絡”,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網絡安全專家20日這樣對《環球時報》說,
另一名匿名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說,美蘇當年簽署的條約和現今中美在網絡方面的談判不是一個概念。當年美蘇互為敵手,而且是為了應對軍備競賽,防止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艾F在中美不是敵人,中美探討網絡安全問題是為了進一步增強戰略互信,進行危機管控。這是建立信任的措施?!?/span>
?
?
版權所有:鄭州三中網安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備2020036495號-1 ?? |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241號 | 站點地圖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