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今年提出了大數據戰略,國家信息中心‘十三五’期間的目標,就是讓政府盡可能實現這樣的辦公模式,盡可能提高辦事效率。這一切都要依賴政務云的建設。” 12月4日,在杭州舉行的2015中國政務云實踐峰會上,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杜平展望未來5年中國政府信息化和政務云的發展方向。
500人規模的峰會會場,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1200多位嘉賓,掀起“政務云”的關注熱潮。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電子政務的不斷結合,政務云已經成為政務信息化的建設熱點,并在各省、市多個地方實際部署落地,促進了政府信息化的發展,也提高了民眾滿意度和政務效率。
政府信息化的進程,由中央到地方,不斷深入,也產生了對政務云建設的強大需求。杜平說,根據“十三五”規劃,國家信息中心將搭建起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這意味著,招政府投標、產權交易等政務,都可以在這個平臺實現。
他介紹,“十三五”規劃中,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成為了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項工程,重點圍繞著“大系統共治、大數據慧治、大服務融合、大平臺整合”來展開。
“讓數據集中,不是讓服務器集中,這就需要更智慧的‘政務云’來提供支撐。”國家信息中心外網辦技術管理處處長徐春學說。
“政務云”的建設目標,也越來越清晰:全面建成統一的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基本實現各類政務專網的整合遷移或互聯,政務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得到顯著強化,支撐各級政務部門縱橫聯動和協同治理。
以往,“政務云”主打的是數據儲存。現在,“政務云”的功能要升級,不僅做存儲,還要提供服務。
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比如說,政府需要某些資源,需要在海量的數據里檢索。現在,具有服務功能的“政務云”,可以調動起所有的相關資源,為政府所用。工作人員還可以到現場,按照政府的需求,設計理想的云服務。
上海市政府公眾信息網管理中心副主任儲莊分享了幾個生動的云應用案例。
比如上海市的人大代表選舉,就全部通過上海的政務云平臺就行,只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全部實施完成。而綠化市容綜合業務平臺、城市視頻監控云調度平臺、水務防汛平臺等,也在政務云上得以高效運轉。
他介紹,接下來,上海即將打造的海綿城市大數據平臺也將落在他們的政務云平臺上。
“政務云”還有更大的想象和發展空間,實現更大范圍的數據共享。
峰會上,與會專家提出,各地方可建立非涉密的交換共享平臺。同時,政府部門統一牽頭,搭建法人和信用信息的共享交換平臺。
在這兩個平臺的基礎上,升級擴充為國家統一的非涉密交換共享平臺。通過安全導入,搭建國家統一涉密交換共享平臺。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政務云平臺將有更統一的標準和規范,這樣一來,各地“政務云”的資源都能相互共享和調用。“目前,省政務云和各地市的政務云,還存在著難以互通的問題。”
“到2018年,我國要完成國家數據開放平臺的構建。目前要解決的問題包括政務云建設的低小散、自主創新程度不高、綠色IT技術亟待強化等。”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透露。
?
版權所有:鄭州三中網安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備2020036495號-1 ?? |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241號 | 站點地圖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