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產權保護這條路上,中國再邁出新的一大步。
12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知識產權局等38個部委印發《關于對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的通知。
全面推動知識產權保護
《備忘錄》里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不僅涉及企業層面的發債、銀行授信、政策資金支持等,同時也涉及當事人個人層面的鐵路乘坐、不動產購買、旅游、公務員報考等,幾乎覆蓋了企業經營需求、融資需求的全部方面,堪稱史上最嚴。
什么是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行為?《備忘錄》中對此有明確的規定,主要包含以下幾類行為:一是重復專利侵權行為,比如侵權方再次侵犯同一專利權的;二是不依法執行行為;三是專利代理嚴重違法行為;四是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掛靠行為;五是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六是提供虛假文件行為。
這些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行為將會面臨什么樣的聯合懲戒措施?在第一個層面,嚴重失信主體將會被限制政府性資金支持、限制補貼性資金、限制其作為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不予受理企業債券發行、限制設立金融機構、限制成為海關認證企業、限制取得政府供應土地、提高財產保險費率等。
同時,失信行為將會成為銀行授信、信用類債券核準和注冊、股票和可轉債發行、外匯額度核準、非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基金銷售資格等多類審核、核準的重要參考標準。
在第二個層面,嚴重失信主體個人將會被限制擔任國有企業法定代表人、限制擔任金融機構失控人等、限制獲得認證證書、限制招錄(聘)為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限制乘坐飛機等交通工具、限制購買不動產及國有產權交易、限制取得表彰獎勵等、限制登記為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
產權保護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在國家轉型升級過程中,保護知識產權正成為各國經濟競爭和商業活動中愈發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而當前中國正努力兌現承諾。
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在短短幾十年中,中國從無到有建立了知識產權制度,鼓勵本土創新,已躋身于全球知識產權引領者行列,中國現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日內瓦發布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年度報告稱,2017年中國在專利、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的知識產權申請數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達到5.1萬件,躍升至全球第二位,中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強勁表現帶動全球知識產權申請數量創新高。
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高度重視,成績卓著,有目共睹。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先后頒布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撐。時至今日,高水準的知識產權保護,推動中國躋身創新大國、經濟大國行列。
中國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立打擊侵權假冒機制,努力構建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收效顯著。近五年來,中國在行政執法方面共查處專利侵權假冒案件19.2萬件,商標侵權假冒案件17.3萬件;在司法保護上,中國成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和一批知識產權法庭。調查顯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由2012年的63.69分,提高到2017年的76.69分,提高了13分。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機構發布的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名列第22位,比2013年上升13位,居全球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
當代深化改革的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越來越強的知識產權保護,一視同仁依法保護國內外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營造著中國日益良好的創新環境、營商環境。
知識產權概念板塊日益趨強
而受《備忘錄》的通知的影響,近期,知識產權板塊異軍突起,成為A股最熱概念板塊之一。安信證券表示,2018年是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元年,未來力度前所未有,行業發展迎來歷史新機遇。
版權所有:鄭州三中網安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備2020036495號-1 ?? |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241號 | 站點地圖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