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安全是企業運用新技術手段而產生的新問題,是‘成長的煩惱’。”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經信廳廳長張耕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形象地指出。
當前,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越來越深入。與此同時,隨著企業數字化程度不斷提升,聯網設備越來越多,數據采集匯聚量越來越大,信息安全問題愈加凸顯,企業一方面希望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另一方面又擔心承載重要信息的數據遭到泄露或攻擊。
張耕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關注平臺數據安全是應有之意。事實上,在2017年底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提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將工業互聯網安全提升到新高度。對于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一方面要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另一方面又不能因噎廢食、裹足不前。
工業互聯網時代,應該如何保障數據安全,更好地實現數據價值?張耕認為,浙江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相對較快的地區,數據安全問題也相對暴露得比較早,也比較充分,浙江的實踐經驗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據介紹,去年,浙江面向全省220家重點工業企業的1914套系統進行了安全檢查,發現存在著生產環節核心控制系統軟硬件國產化率低、專業安全設備部署少、安全防護水平相對落后等一系列問題。此外,在工作機制、法律保障、專業人才上問題也很突出。
“這些問題對全國也具有普遍性。針對這些問題,我認為可以從四方面加強保障:第一,確保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性。第二,建立國家、省、市、縣一體的信息安全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工信部目前正在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態勢感知平臺,并擬與各省相關平臺對接。我認為這是大方向。第三,加強法律保障。很多企業對數據安全的擔憂不全在于技術上,更在于法律層面,如數據所有權、安全職能責任劃分、安全事件追責處罰等。第四,加強人才培育工作。數據安全專業性強,又是跨學科領域,專業人才極其匱乏。”張耕強調。
在以上四個方面,浙江也在積極探索,在確保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性方面,據了解,supET平臺在浙江“1+N”工業互聯網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早在supET平臺建設之初,浙江就謀劃建設分級分類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針對網絡端和企業端分別提供不同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借助研究機構的力量,來提升平臺的態勢感知、攻擊防御、取證溯源、測試評估等能力。
在建立完善省市縣一體的信息安全協同保障機制方面,作為最早啟動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工業控制系統在線監測預警平臺一期已建設完成,后續將實現與國家平臺的對接,實現工業互聯網安全的“監測、分析、預警、防御”。
在謀劃地方立法保障數據安全方面,《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已被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列為今年立法預備項目,浙江產業界希望在該條例中給出解決數據安全等新問題的“浙江方案”。
在人才培育方面,據了解,浙江已連續兩年聯合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組織“全國工業信息安全技能大賽”,并積極探索開展信息安全領域的職業教育,以集聚培養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徐恒)
?本文來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歸原機構和作者所有
版權所有:鄭州三中網安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備2020036495號-1 ?? |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241號 | 站點地圖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