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年“兩會”上的重磅文件,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文)已于3月12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
報告共分三個部分:一、2020年工作回顧;二、“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三、2021年重點工作。
據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君介紹,本著能采納盡量采納的原則,最后對報告共補充修改了81處,很多修改之處綜合了多條意見??傮w上看,修改內容涵蓋了代表委員提出的大部分意見建議。
報告中多處提及網信工作,下面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具體內容:
一、2020年工作回顧
……
五是大力促進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功組建首批國家實驗室?!疤靻栆惶枴?、“嫦娥五號”、“奮斗者”號等突破性成果不斷涌現。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推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相關舉措。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國內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環節,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居民消費仍受制約,投資增長后勁不足,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困難較多,穩就業壓力較大。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強。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突出,防范化解金融等領域風險任務依然艱巨。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同程度存在,少數干部不擔當不作為不善為。一些領域腐敗問題仍有發生。我們一定要直面問題和挑戰,盡心竭力改進工作,決不辜負人民期待!
二、“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
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國內生產總值從不到70萬億元增加到超過100萬億元。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級計算、量子信息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廣泛開展科學普及活動。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
……
——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實施糧食、能源資源、金融安全戰略,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提高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
……
三、2021年重點工作
……
把有效監管作為簡政放權的必要保障,全面落實監管責任,加強對取消或下放審批事項的事中事后監管,完善分級分類監管政策,健全跨部門綜合監管制度,大力推行“互聯網+監管”,提升監管能力,加大失信懲處力度,以公正監管促進優勝劣汰。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建立健全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推動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企業和群眾經常辦理的事項,今年要基本實現“跨省通辦”。
……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完善科技項目和創新基地布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深入謀劃推進“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改革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式,推廣“揭榜掛帥”等機制。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增強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帶動作用。發展疾病防治攻關等民生科技。促進科技開放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弘揚科學精神,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要健全穩定支持機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落實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政策,優化項目申報、評審、經費管理、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努力消除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使他們能夠沉下心來致力科學探索,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
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繼續完成“三去一降一補”重要任務。對先進制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提高制造業貸款比重,擴大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和中小微企業協作配套作用。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加強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統籌新興產業布局。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完善標準體系,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弘揚工匠精神,以精工細作提升中國制造品質。
……
擴大有效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優化債券資金使用,優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擴大使用范圍。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100億元。繼續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推進“兩新一重”建設,實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現代物流體系。政府投資更多向惠及面廣的民生項目傾斜,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提升縣城公共服務水平。簡化投資審批程序,推進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完善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政策,進一步拆除妨礙民間投資的各種藩籬,在更多領域讓社會資本進得來、能發展、有作為。
……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和檔案等事業。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和管理,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導全民閱讀。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精心籌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等綜合性體育賽事。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健全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社會工作,支持社會組織、人道救助、志愿服務、公益慈善發展。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繼續完善信訪制度,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加強法律援助工作,啟動實施“八五”普法規劃。加強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切實做好洪澇干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防御和氣象服務。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防范打擊各類犯罪,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
……
過去一年,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人民軍隊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疫情防控中展示出過硬本領和優良作風。新的一年,要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嚴格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聚焦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統籌應對各方向各領域安全風險,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優化國防科技工業布局,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強化全民國防教育。各級政府要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深入開展“雙擁”活動,譜寫魚水情深的時代華章。
……
來源: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雜志社? 作者,新華網
版權所有:鄭州三中網安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備2020036495號-1 ?? |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241號 | 站點地圖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