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物聯網產業逐漸成為炙手可熱的領域,并在近幾年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工業領域。有關企業主要是利用5G和物聯網(IoT)技術將工業運營技術(Operational Technology,也稱OT)系統連接到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也稱IT)系統或互聯網,從而提高效率和生產力,加強管理。
然而,隨著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不斷落地應用,其網絡安全也變得愈發重要。尤其是OT系統及IT系統融合下,還會帶來新的網絡安全風險,面對這些挑戰,應如何應對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瞧瞧吧~
1.?IT系統/OT系統融合帶來的挑戰
圖片來源:pexels
“工業4.0”當前最大的困難是如何穩妥地把OT系統及IT系統連接起來。因為這兩者在諸多方面存在著不同,因此融合起來非常困難。
?對安全的考量優次不同
IT系統著重保護用戶數據,并以數據保密及保護數據不被篡改為主要目的。
OT系統則較少處理用戶數據,更重視確保機器可持續地、可靠地和安全地運作,以及保護運作參數。
?生命周期
IT系統的生命周期通常較短,大約是3至5年;而OT系統的生命周期可能長達20多年。
?網絡安全標準和作業系統
IT系統較早連接到互聯網,因此面對黑客的攻擊,已具備一套成熟的信息安全技術。
而OT系統則存在著以下不足:
?? OT系統通常處于一個與世隔絕的網絡環境,在設計上數據會用低強度的加密方法來傳送,甚至是沒有加密;
?? 多采用客制化的作業系統,任何重大改動都有可能影響不同機器間的協調運作;
?? 在設計時未考慮黑客攻擊的風險,所以防護措施及相關的網絡安全發展相對落后。
?維護要求
IT系統在設計時一般會考慮“主副”機制,即使在主系統維護時需要重新啟動,副系統也能持續服務。
OT系統在運營上難以實施“主副”機制。若要在維護時停運OT系統,會影響生產。即使維修完成后,也需要進行安全測試,才能重新投入生產。與IT系統相比,OT系統在維護時需要考慮更多因素,為此造成其維護頻率相對較少,易留下安全隱患。
2.?IT系統/OT系統融合前后的建議
圖片來源:pexels
通過以上對IT系統和OT系統兩者的區別介紹,相信你對IT和OT融合存在的挑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正因為融合時存在各種挑戰,我們更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降低融合前后帶來的風險。香港計算機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對此提供以下建議:
?進行網絡及安全評估
對整個OT系統及IT系統進行網絡及安全評估。網絡評估是指對企業內所有系統資產、網絡結構及數據流向進行審查;安全評估則是對企業內的登錄賬號、遠程接入方法、系統存在的漏洞及網絡服務進行分析。
?撰寫風險評估報告
從運營及信息安全角度,把運營、流程、系統等風險進行確認及分類。對所有風險制定建議及解決方法,并撰寫一份全面的評估報告。
?制定實施計劃及嚴格執行
制定實施計劃前,需梳理各方的職責;融合前,需把評估報告提及的風險先清理;制定詳細及清晰的融合計劃和合適的時間表。操作人員需要嚴格執行實施計劃,并在操作完成后進行評估測試。
?更新運營政策
融合后,企業可以考慮重組IT團隊及OT團隊,或增聘IT及OT技術兼備的專家來協助運營;在維護方面,雙方團隊需要同步及統一信息安全標準。對過往未能監管的系統立即進行改正,以免黑客隱藏在企業系統進行攻擊。
企業在開展工業物聯網項目時,除了可以在上述方面自行做好準備,也可以尋求相關機構進行協助。我們生產力局在工業物聯網方面也有所布局。
物聯網(IoT)和運營技術(OT)
網絡安全測試服務
服務范圍:
● 識別企業物聯網(IoT)和運營技術(OT)系統
幫助企業尋找在應用程序中的潛在安全漏洞,并識別潛在的安全弱點,以防被惡意攻擊者利用。
● 建立相關法規和標準
全面技術測試和合規性評估,并建議企業實踐最佳行業標準。
● 網絡安全專家建議方案
使用手動測試、自動化工具和合規性評估結合的方案,徹底檢查IoT和OT系統上和移動應用程序的安全性,并提供解決修正方案。
● 一系列測試
包括測試潛在的技術威脅,設備通信的安全性、網絡和設備上未經授權的訪問、應用程序代碼的漏洞和移動應用程序中的安全問題,例如:加密不足、認證機制不強、數據存儲不安全等。
未來,將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一切都將被連接、被賦能。而工業物聯網正是大勢所趨,如何防范其產生的新的網絡安全問題,仍是當今和未來一段時間需要認真考慮的重要問題,網絡安全“任重而道遠”。
來源:香港生產力HKPC
版權所有:鄭州三中網安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備2020036495號-1 ?? |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241號 | 站點地圖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